港黑一枝花(54)
接着一年后,财政部在美方的压力下,不得已又命令中央银行降息两次。
经过这几次的日美摩擦,再对如今的国际形势进行一番分析后,中央银行内部认为如果再不进行改革的话,国家经济就没有未来了!
他们疯狂且激进地认为,需要制造一场危机来唤醒沉浸于固有模式的庞大利益集团及国民。
于是,他们降低了贷款门槛。
这个时候,国常路靖彦又跳出来了。
他从银行那里贷来了大笔巨款,只做了一件事——买地。购买了大量低价地皮炒热地价后,原本一百亿买的地,转眼就涨到了一百三十亿,只要卖出去他就能赚三十亿!
然而这个时候,他却没有将地卖掉,而是找到银行,用这块涨到一百三十亿的地皮作抵押,接着又贷来了更多的钱,买了更多的地。抵押地皮、买地、抵押地皮、买地……就这样循环往复,他手中的地皮越来越多,房价也越炒越热。只要他手中的地皮全部出手,就算扣掉还给银行的贷款利息,他也能净赚上千亿!而整个过程算下来,他根本就没花过属于自己的一分钱!
于是就这样,他又用一把火点燃了房地产市场。
金融、房地产,只是投资这两项,也不用像原来那般起早贪黑地工作,人们就能赚到更多的钱,这怎能不令人疯狂?如今银行贷款门槛降低,再加上之前的降息降低了贷款利率,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个人向银行贷款,贷款出来的钱又被继续投入过热的金融和房地产市场中。
泡沫经济如同火上浇油,越烧越热、越烧越大……
期间不是没有人向财政部、中央银行提出质疑,但双方都是打太极的高手,财政部说“得以日美两国谈判、国际大局为重”,中央银行说“我们这是积极响应降息的货币宽松政策”。烫手的山芋你推过来我推过去,不过到底还是会瞅准时机卖惨的中央银行技高一筹,再加上国常路靖彦还在其中搅混水,所以舆论大方向基本被改革派把控着,瞅准时机就给财政部来一刀。
除了一开始炒热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外,就连中央银行和财政部打舆论战的时候,国常路靖彦都插了一脚。
当时一些不利于中央银行的言论甚嚣尘上,导致一直都在挨骂的财政部大喜,要知道此前舆论风向都是偏向中央银行的啊,如今人民群众终于看清这些家伙才是错误的一方了吗?!
财政部刚松了口气,却根本想不到中央银行只是来吸引他们火力的,真正动手的另有其人!
在此之前,中央银行和财政部双方都只是动动嘴皮子而已,顶多中央银行扎财政部两刀,疼,但不致命。可这个人竟然直接往财政部头上下刀子了!
这一次的舆论阵地失手,直接导致了财政部在泡沫经济破灭后,背上了中央银行和国常路靖彦扣下来的黑锅。当然,放松贷款的中央银行也没讨着好,不过罪名全都被财政部空降过来的总裁给担上了,副总裁等中央银行嫡系,也就是改革派中坚力量,几乎可以说是全身而退。
眼看经济泡沫越来越大,政府不得不出手干预了。
相关政策一出台,泡沫经济被戳破,这也导致了股价和地价短期内便下跌了百分之五十,银行大笔贷款收不回来,形成大量坏账。
此后,无数企业宣告破产,众多无法负担银行高额债务的青壮年纷纷选择自杀,国内经济停滞,甚至倒退了十几年!
改革派不惜以国家经济倒退十几年的代价推进经济改革,最终他们也胜利了,只不过代价却是巨大的。不过他们并不后悔,因为不到危机临门之际,满足于旧有模式的政府、庞大的利益集团、以及此间事中最为无辜也最为可怜的国民,是绝对不会愿意从美梦中清醒过来的。
这几年发生的事情,主要就是以中央银行为首的改革派,与以财政部为首的保守派之间的博弈。而只有少数人才知道,这件事背后还有国常路靖彦的推波助澜,甚至国常路大觉都随时准备好了插手,只不过他没来得及。
前者坚定地站在改革派那边,而后者受旧有观念影响,再加上亲自领导了战后经济发展,并对旧经济体系带来的巨大好处深有体会,所以比较偏向于财政部。
但时代在发展,国际形势几乎是一天一个样,旧有体系能不能继续适应如今的形式确实是个待解的问题。这次双方博弈,正好是个试探的好机会,因此国常路大觉并没有直接插手,而是选择了旁观,并准备好了给玩脱的一方兜底。
可谁曾想,国常路靖彦和改革派联手,一玩就玩了个大的,直接将国家经济逼退了十几年!
而国常路大觉察觉到不对时,想插手都来不及了。泡沫经济将这个国家逼入两难境地,维持表面的繁荣,泡沫只会越来越大,而现在戳破它,倒还能及时止损。
没办法,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群疯狂的家伙,赌上整个国家过去、现在、再加上今后的十几年,来换取一个暂时还遥不可触的未来。
在此期间,改革派与国常路靖彦从未有过一次碰面,也没有过哪怕一次对话。
这件事该什么时候、由谁以什么方式起头,某个阶段该怎么处理才恰当,意外发生时该如何应对,两难时又该如何抉择,而最后又该在哪个时机停手并快速扫尾……等等,均没经过一次商量,可他们就这样无声而默契地隔空完成了一次配合,叫人听了都觉得不可思议。
中央银行这么做是为了进行经济改革,可国常路靖彦这么做的理由,到底是一时兴起还是出于对国常路一族的报复,那大概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无论如何,这件事背后都有他的影子。可一小部分人知道归知道,国常路靖彦又将自己的痕迹扫除得十分干净,根本让人抓不着他的把柄。
这次就连黄金之王都没能摁住他,于是逼得国常路一族不得不将人撵出了东京。
可他们又不敢将人赶得太远,生怕这人跑了或者被人暗杀了出什么意外——他们还是舍不得放弃这家伙的——所以也就将其放在了离东京不近,却也不远的横滨乡下。
而除了一直跟在国常路靖彦身边,照顾他生活起居的哑巴仆从萩沢外,国常路家还另派了二十多个,名为照顾实为看守和保护的家仆,随他一同前往了横滨乡下。
在那里,国常路靖彦捡到了差点被拐去红灯区的梅——也就是后来改名为萩沢久佳奈的,萩沢让的生母。
一年后,他们的儿子出生,国常路靖彦在本家的人反应过来之前,就将孩子的名字登记为了“萩沢让”,成为了名义上哑巴家仆萩沢的儿子。
作者有话要说: 注:“今天马马虎虎吧,也就赚了一个亿”这话看着夸张,可真有这事。上世纪八十年代,阪和兴业(原本是家钢铁企业)社长北茂桑对记者“每天炒股炒外汇赚多少”的回答,原话大致意思是“一天赚一个亿,不算多,有时候我们一天能赚五亿,这工作很容易。”
炒房地产也确有其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麻布建地的社长渡边喜太郎(他原本只是做自动车买卖的),贷款买地贷款买地……据说巅峰时期他的资产超过了7000亿。而当时的房价炒得有多贵呢(当然也不全是因为投资地皮炒的,只能说占大头)?东京的地价85年是63万円每平米,到了86年直接翻了1.2倍,变成140万每平米,87年又涨了0.7倍,239万。
这段时期,参考的就是上世纪80年代中到90年代初,“广场协议”签署后(就是五国联合起来在外汇市场抛美元,使美元大幅贬值),霓虹泡沫经济破裂时期(当时霓虹的财政部其实叫“大藏省”,在这之后才改名为财政部的)。当然,现实远比文中叙述复杂得多,有国际的有国内的,牵扯颇多,文中只是参考了其中一个部分,并且对此多有删改,所以请勿代入现实,切勿当真!
蠢作者非金融相关专业,考据资料多来源于网络。因为多用白话,所以如果表达有误,还请不吝告知,谢谢大家。
第36章 暗度陈仓
萩沢让是被国常路靖彦亲自带着教导的, 也不是说这人多有父爱、多有作为父亲的责任感, 主要是因为……他闲着无聊啊。
- 共174页:
- 上一页
- 第54页
- 下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 133
- 134
- 135
- 136
- 137
- 138
- 139
- 140
- 141
- 142
- 143
- 144
- 145
- 146
- 147
- 148
- 149
- 150
- 151
- 152
- 153
- 154
- 155
- 156
- 157
- 158
- 159
- 160
- 161
- 162
- 163
- 164
- 165
- 166
- 167
- 168
- 169
- 170
- 171
- 172
- 173
- 174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