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男配长子(67)
傅卓也跟着举书道:“臣翻了近半年的案卷,发现这半年文芝各县出现了多起民愤,原因并未详写,似是官府与乡民有冲突。”
太子颔首:“很好,既是你三人查出来的,便由你三人负责去调查前因后果,一日后来见孤。”
“是。”
三人几乎迫不及待应下,然后顶着其他人暗戳戳羡慕的目光走了出去。
出了门默契的各走各路,南若直接去工房,将头目工书和十来个胥吏全部叫来,开门见山:“为何衙门修缮未记录在册?”
工书弓着腰道:“回总旗话,这衙门是杨知府自个掏钱叫修的,前前后后里里外外都修了一通,屋里的桌椅板凳也都换了新,知府心善,给各房也换了一套,虽不是什么贵重木料,可比从前一放物件就嘎吱嘎吱响强多了。”
南若打量他一眼,道:“可知总共花了多少?”
工书迟疑道:“这……小的不知,只估算着百两应有了。”
南若不再看他,叫下头胥吏来答,十来个人口径一致,与工书所说差不了多少。
南若不动声色,微笑着将人打发走,转身冷笑了一声。
口口声声知府心善,听起来在说他好话,可仔细想句句在往他受贿方面引导。
文芝为上府,上府知府为从三品,年俸一百三十两,杨焘在职三年,勤俭些未必拿不出百两。
想了想,找了个空房将官服换下,带上魏思远和初二初四打算去城里转转,看看能不能打听点消息。
他特意选了从侧门走,没料想这么做的不止他一个,门口撞见了同样换了打扮的傅卓和裴定高。
裴定高笑着邀请他:“看来我们想到了一道,不如一起?”
傅卓双手一背:“你们两个一起,我自个走!”
裴定高做了个无奈的表情。
南若表示理解,和他结伴一起到了街上。
死了一个知府似乎并没有对这个城市有多大影响,百姓们该做什么依旧做什么,文芝的冬日比京城暖和,街上熙熙攘攘,逛街的做买卖的一派热闹。
走过两条街,南若大约明白了渣爹说的江南富庶,文芝算二级城市,繁华却与京城不相上下,在现代正常,放在古代就十分突出,江南之外的二级城市绝没有如此兴旺。
一路走走停停到了河岸边,裴定高忽然道:“那不是傅兄?”
南若顺着他的目光瞧去,看到傅卓带着两个家丁上了一座画舫,画舫前挂着两串红灯笼,昭示着它的身份。
裴定高目光一亮:“秦楼楚馆消息灵通,想必傅兄是想借机打探消息。”
南若见他似有意动,便主动道:“未料这文芝如此繁华,不如你我分开行事如何?”
裴定高欣然应下。
其实南若也有些想去,青楼确实是个打探消息的好去处,不过已经去了两个人他就不去了,免得信息重复。
他带着魏思远三人主攻茶楼酒馆,专去那种人声鼎沸的小馆子,这种地方鱼龙混杂也没有人会注意他们。
但奇怪的,很少有人议论知府畏罪自尽一事,按理说这样的大新闻足够百姓津津乐道许多天,好比前世网民对富豪富二代家的事反复讨论且乐此不疲一样。
这显然不正常。
大燕不以言获罪,京城的百姓连皇家都不避讳议论,何况一个知府。
又换了个小酒馆,南若给了魏思远一个眼神,魏思远拿起酒杯往桌子上一磕,操起一腔彪悍北音:“这些个狗娘养的小吏,就知伸手讨银,老子给街庙的乞丐都不给他们,狗扶嘴的老咬虫@#&……”
南若撸起袖子跟着道:“回去我要同表兄好好理论理论,他竟坑我,说什么文芝官吏清廉只按律投贴就成,我到了衙门口瞧见那两根簇新的红柱就知不对劲,狗屁清廉……”
边说边觑着四周人的反应,魏思远开口时似都朝这边看了过来,但他们顺着瞧过去,却又一个个飞快收回,像是在顾忌什么一样。
表演了半天无人搭腔,南若便知是打探不到什么了,也不为难他们,带着魏思远三人离开。
出来已是夕阳西下,南若沿着街道慢慢走着,看着百姓三三两两踏着夕阳结伴归家,有调皮捣蛋的孩子不愿意回去,被亲娘骂骂咧咧提着耳朵揪走。
南若低头看了眼脚下平整的路面,他们知道是知府杨焘主张修缮了道路吗?知道他这三年做的一切吗?
好像什么都不知道,好像杨焘从未存在过一般。
天色渐暗,南若决定先回衙门,等明早再出来打探消息,到了知府衙门所在的那条街,远远看到一列队伍抬着什么东西在往衙门方向走。
等他们赶上去,队伍已经停在了衙门口。
发现竟然是十来个老人!
领头的齿豁头童约莫已过了八旬,手里拿着鸠鸟拐杖,应是官府聘请来的三老。
老人扑通一声冲着衙门口跪下来,老迈颤抖的嗓音声嘶力竭:“杨知府死的冤枉!”
守在门口的小吏连忙躲开,大燕规定凡八十岁以上老人赐爵里士,九十以上赐爵社士,可与县官平礼相待,见了皇帝都不用跪,何况莫说八十,即便六七十的老人冲他们下跪也必须避开。
南若立刻上前将人扶起:“老人家快请起,若有冤情要诉,可进衙门再说。”
老人站起来却不肯进去,枯瘦的手紧紧抓着南若的胳膊:“杨知府是个好官,是清官,他没有贪银,他死得冤屈!”
“杨知府死得冤枉!”
后头十多个老人跟着齐声呐喊,互相搀扶着支撑彼此,一声接一声,用尽全身力气,像是一口气要将所剩不多的生命在此刻全部耗尽。
南若怔立在当场。
此时太子大步出来,老人们愈发激动。
领头的老者一瞬间精神瞿烁,手中的拐杖往地上一磕,直挺挺朝太子道:“小老儿见过太子殿下,我名槐,于今日出族,无姓!带众老来见殿下只为给杨焘杨知府求一个清白!”
“杨知府上任三年,为文芝修路修堤改渠引流,整顿慈幼局养济院,做下无数善事,绝不可能做出贪银之事,更未叫人购买过伶人,实属诬陷!”
“文芝十年才等来一个清官,旁人不敢站出来,小老儿却不惧!”
他转身一把掀开遮掩的粗布,露出里面抬来的东西,竟是一副棺材!
此时夕阳西下,冬日最后的暖阳如残血,照射在槐老脸上,岁月冲刷出来的沟壑清晰可见。
两行清泪从浑浊的眼中落下:“杨知府死的冤枉啊!”
第五十二章 义愤
五十二
槐老说完便要朝太子跪下, 太子一个箭步上前将人扶住:“使不得,老人家放心, 我来此便是为了探查真相, 若查实杨知府确被冤枉,定会还他一个清白。”
他朝南若使了个眼色,两人合力将槐老撑住。
太子扭头朝跟出来的内侍道:“去将那帮官员都叫过来!”
内侍领命而去, 很快被拘了两天的官员们脚步匆匆赶了过来,一个个面色憔悴,过来看到门口的情形,不用太子开口,依次撩起衣摆先跪到一旁。
“跪孤做什么!”太子冷着脸, “都转过去跪着,睁大眼睛给孤看看!”
“这就是文人口里称颂的江南?这就是你们想给孤看的?!逼得杖朝之年的老者抬着棺材来衙门口来喊冤?!”
“孤今日便告诉你们, 杨焘一事孤管定了, 若查不出个水落石出,在场的你们一个都别想好过!”
太子暴怒,丝毫不给官员脸面,就在大门口当着百姓的面厉声怒骂起来。
在场文武官低着头无人敢在这时候跳出来触霉头。
太子亲自将槐老扶进衙门, 交代南若和周保将槐老包括一众老人带下去安顿。
南若沉默着和周保将人带去东边宅院,这本是杨焘与家眷住处, 自杨焘自尽, 杨家人便被驱赶搬了出去。
周保指挥小太监进去收拾左右厢房,槐老却坚持不进内院,只在外头下人排房凑合就行, 还坚持要抬着棺材。
- 共141页:
- 上一页
- 第67页
- 下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106
- 107
- 108
- 109
- 110
- 111
- 112
- 113
- 114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 133
- 134
- 135
- 136
- 137
- 138
- 139
- 140
- 141
上一篇:师尊他五行缺我
下一篇:穿书暴富后我踩翻修罗场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