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同人耽美>

[群穿宋朝]苍穹之耀(100)

作者:青律 时间:2018-10-15 19:16 标签:爽文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历史衍生

  “实习?”赵构诧异道:“农业的官——实习什么?”
  这农桑之事,无非就是计算赋税种种,总不能跟着拔草浇粪吧。
  “还有,朕有一事一直不明白,”他的身体微微往前倾了些,语气里困惑而警惕:“这临国的东西,怎么就量产富足而物价便宜?”
  辛弃疾虽然在临国呆了一年,却也没忘了规矩,再次行礼,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都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从养鸡场的构造、粮食作物的改良,到会议制度和审查方式,辛弃疾解释的通晓清楚而深入浅出,听得君臣二人都颇开了眼界。
  他所说的这一切,都如同天方夜谭。
  “把鸡困在笼子里——四十天就可出来一批?!”陆游震惊道:“四十天?!就可以把鸡苗养成肉鸡?!”
  辛弃疾点头道:“草民不敢说谎。”
  他见皇上和陆大人都一脸空白的看着自己,明显是还在回味这其中种种的难以理解的地方,又解释道:“临国子弟不读四书五经,而是经世实用之学。”
  “不读四书五经?当真不读?!”赵构捂着胸口道:“朕之前就听说过这消息,一直不肯信——总不可能是从扬州回来的人都铁了心的骗朕吧!”
  辛弃疾心里也知道这番话对于他们而言有多不可思议。
  自己虽然是儒学教育长大的,但报国心切,所以文武兼修,被武学师父教导出兼容并包的进取之心,才会如此积极的学习临国的新知。
  可无论圣上还是陆大人都未曾接触过这一面的事情,想要理解确实很难。
  “陛下……要不,看看课本?”
  ——
  赵青玉那个熊孩子的原话是——“要不你拿着小学课本给你们的皇帝扫个盲吧。”
  这话放在临国没什么问题,放在宋国那是要杀头的。
  辛弃疾当时心里一笑,没想到如今真的成真了。
  宋国也好,往前的春秋战国汉唐也好,等级分明到了无论对错的程度。
  上位者,也就是长者、尊者、贵者,是没有错这个字的。
  下位者不能公开的指出他们的过错,不能与他们公开的讨论事情和方案,更没有参与权和质疑权。
  到了宋代,会议也永远是上位者发号施令,参与会议的下属们唯唯诺诺的称是便是了——绝不可能有人能如临国人一样积极讨论这政策该如何修改完善,说话都要万般的小心。
  因此,忠臣在直言进谏的时候,幸存者被明君容忍提拔,继而青史留名。
  而不幸者早就以违逆乱上等种种理由驱逐又或者杀戮,骨头早都烂在泥里了。
  哪怕到了现代,这种情况也十分普遍。
  和一些古板而又要面子的老辈交流时,你针砭时弊,他说你顶撞犟嘴,你引经据典,他说你胡搅蛮缠——
  根本就没有办法交流。
  资历、年龄、身份,每一样都可以压死人,这些人根本不关心讨论的事情到底真相如何,或者最终该如何解决问题。
  他们本质上关注的,只有绝对的话语权。
  这些事哪怕没有人教,辛弃疾自己也懂。
  他每次在临国感受到放松与无拘无束的时候,心里都在反复告诫和强调宋国的规矩。
  在那里生活的太久,他一直担心自己回了宋国以后会因为散漫无规矩而成为异类。
  还好没有——至少伪装的非常到位。
  几本书被献到赵构面前,下头的人依旧神情恭谨和顺。
  赵构低头翻了几页,虽然大致看得懂形态奇怪的简体字,但压根没看懂这一行行字都在说什么。
  这倒是奇了。
  临国的书,封面光滑如丝绸,印字无油墨之迹却清晰端正。
  更奇怪的是,每一页都是彩色的,仿佛专门让画师一页页的涂上颜色了一般。
  “物……理?”
  赵构皱着眉翻了好几本,眼睛盯着那彩色小人和图片有些移不开眼睛。
  这都是怎么印上去的?
  “化学是什么?”
  辛弃疾思索了一下,解释道:“临国的学问,总分文理,所谓理与宋国道学不同,是研究万物运行规律之理。”
  “道学不也是么?”陆游反驳道:“老子的《道德经》讲的就是万物之理,你没读过么?”
  真不是一个东西……
  “他们所研究的,是蜡烛为何可生火,云端为何会下雨,物体为何会坠地,”辛弃疾略有些费力的解释道:“而这些事情的本质,可以在理解之后进行运用,比如临国人可以自行降雨,而不是靠巫蛊之术。”
  “什么?!”赵构瞪大了眼睛:“他们——他们连下雨打雷都能控制吗?”
  那还打个屁?
  什么宋国金国,直接投降归顺不就完了吗?
  陆游在旁边神情越发严峻,直接冷哼一声开口叱责道:“你这都说的是什么浑话!”
  东西会坠落,是因为重!
  云端下雨,是因为龙王与河神在作法!
  至于蜡烛能生火,那是因为本来就可以生火!
  辛弃疾被他这一声骂止住想要说的话,只按着规矩沉默不语。
  “稼轩,你虽然生于山东,可祖辈都是宋人,你生是宋国的人,死是宋国的鬼!”陆游上前一步,神色更加严厉:“在圣上天子面前,你还敢谣言妄语,是被临国的人灌了迷魂汤吗!”
  辛弃疾咬着牙不敢反驳,这里是规矩严苛的皇庭,不是柳恣的公寓。
  他在这,是下等人,是草民。
  他自己心里已经确认,这些临国人是来自千年之后,拥有着划时代的科技和生产力。
  可是他不敢说,也不能说。
  这些事情,便是大声的昭告天下,也没有会信。
  赵构还在端详着那手感奇异的彩绘书本,皱眉道:“这么说,你倒是学了不少临国的东西?”
  辛弃疾轻轻点了点头,依旧不敢出声。
  “那你说,为何会下雨?”
  别的东西不说,如果宋国也可以自己控制下雨天雷,那千里河山都不用畏惧干旱洪涝,国家强盛昌明指日可待!
  “下雨,是因为地上的水被蒸腾到了天上,因为轻巧而凝团成云,”辛弃疾轻声道:“当云越结越重,就会无法飘在天上,所有被托着的水珠都会掉下来,便形成了雨。”
  这个……好像还确实有点道理?
  赵构心里觉得有些动摇,又询问道:“那,为何东西会掉下来?”
  “因为地球引力。”辛弃疾仿佛临时被拉去考试一样,为难道:“这个不好解释,但是书上有——”
  “陛下,这里头有些东西,不能尽信的。”
  “若鸡四十天便能出栏,那是乱了节律之法,是在逆天而行,又如何能吃!”陆游严肃了神情作揖道:“此人虽然可堪一用,但应先带着教习四书五经、道德仁义——他恐怕被临国人给迷了心智,如今尽记着些妖异之语!”
  “我没有。”
  这话一出,君臣二人都变了颜色。
  辛弃疾深吸一口气,面不改色道:“草民虽然尚未科举,但也熟读典籍国学,请陆大人放心。”
  “是么?”陆游反问道:“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缗蛮黄鸟,止于丘隅,”辛弃疾直视着他道:“草民虽不及黄鸟,亦懂归其所归。”
  可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内心反而动摇了。
  宋国,真的是我的归宿吗。
  “若按照守节之论来说,你岂不是应该为汉唐守节,宁死不做这宋人?”
  “再往前一点,你们的文明由尧舜禹发源,推行的可是与我们民主选举制相似的禅让制,到后面却成了君权神授的世袭制,”
  “——辛弃疾,你就不觉得,这不是你们文章里所说的什么‘败坏礼法’?”
  柳恣的声音在他的脑海中莫名的清晰而又明亮。
  明亮到他明明站在朝堂之中,天子之下,脑海里却突然开始回忆那天与他一起看到的星云与苍穹。
  陆游没想到这书生竟然反应如此之快,但见他已熟读经典,心里微微放松了些,只向皇帝禀道:“微臣打算,带此民再三审问,确认无误以后参与编书或著论之事。”
  “可。”赵构已经开始翻他箱子里的绷带订书机和眼药水了:“把这些抬走。”
  旁边两个太监喏了一声,飞快地把包和箱子合上,当着辛弃疾的面把东西全都抬出了殿外。
  “你自扬州归来,勇气忠心可嘉,赏点东西吧。”赵构漫不经心道:“来人。”
  旁边的太监缓步出来,捧着一尊玉如意停在了辛弃疾的面前。
  那青年怔怔的看着这托盘中毫无用处的玉如意,半晌说不出话来。
  宋国的妇女在家中,是没有财产权的。
  而宋国的子民在天子面前,连命都是他的。
  “谢……官家恩典。”
  陆游对这辛弃疾,既感到提防,又充满了希冀。
  如今自扬州逃来的人已经有数百人,但没有一人能如他这样把什么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而且好像对临国的一切都相当清楚。
  陆游本身对这个年轻的书生没有敌意,他不放心的,是临国道德沦丧、礼节败坏的风气侵蚀了这年轻人——毕竟才二十岁,正是心智不坚定的时候。
  每日多读多抄写些圣贤之书,总归是有好处的。
  辛弃疾本身不是临安人,在皇帝的授意下住进了陆游的宅邸里,开始日常写些忠君忠国的文章,再接受来自不同官员的问询和建议。
  他接受这一切,也配合的毫无怨言。
  陆游看在眼里,只吩咐下人给他的房里多放些蜡烛,随意他彻夜读书作文。
  但他并不明白,这后生怎么每次接过蜡烛的时候,都会凝视很久。
  仿佛在透过那蜡烛,在遥遥望着什么别的东西。
  ——
  孔知遥今天下班的非常早。
  官方已经放出了消息,说是今年在六月或者七月前后将开放CAT考试,意味着会有更多人能拥有参政院的正式身份。
  他现在依旧是实习生,但相比从前已经老实了不少。
  以至于家里爸妈已经开始怀疑是不是厉部长把这熊孩子给削了一层皮,还是怎么着给教训了一通。
  其实还真不全是。
  沉重繁琐的工作、大量而紧急的信息交接,以及投身于成年人的世界,可以让一个孩子迅速的成长起来。
  他依旧对这个世界有种种的不解与厌恶,但起码在办公室里已经能迅速响应工作要求,做好自己的事了。
  扬州城如今到处都修缮一新,就连老城民都想去灯火明亮的新城区里住。
  ——然而那里的房子都是公用的,还没有修建商品房。
  政府区的住房自然是根据编制分配的,而实习生们都在一起住公寓,条件也还算不错。
  由于在扬州城里呆的时间颇久,如今孔知遥的书包里都会带着几贯钱。
  扬州人口太多,不可能一下子就转换货币,想要买小吃和各种小玩意,还是只能用那模样奇怪的铜币。
  但是不得不说,这里的种种食物风味都相当不错。
  随着临粮公司的推广,辣椒之类的新调料也流入扬州百姓的家中,越来越多的新式菜被创造了出来。
  他虽然有心去尝试一二,但CAT的参考书还有一堆没看完,眼下下了班也只能找个小面馆随便对付一下——反正比食堂里的那些老菜式新鲜。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