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G L 百合>

我为鱼肉(下)(49)

作者:宁远 时间:2018-06-22 19:23 标签:强强 豪门世家 乔装改扮

  这么热闹的大喜事阿燎当然要上门贺喜,顺便看望一下老朋友。
  阿燎来了,阿鹤阿叙追随她左右。进门时甄文君正在和少监说大婚之事,阿燎爽朗的笑声将她们的谈话打断。
  “文君妹妹,恭喜恭喜啊!”阿燎一身喜气洋洋的红衣,难得穿了女式的长裙,上了妆,手中的扇子也换成了小巧的竹扇,见到了甄文君也没再敢占便宜,老老实实地离她八丈远道贺,“打从见着文君妹妹第一眼起我就知道文君妹妹招人喜欢,没想到最后竟落到了庭煦的手中。说起来我也是看着妹妹长大的,亦是庭煦的挚友,如今真是百感交集啊……”
  阿燎在这儿叹了许久,卫庭煦不在,甄文君以为她要在此陪着尴尬地聊上一会儿,没想到阿燎让随行的二位娘子去帮忙,她叫上甄文君一块儿到院内找卫庭煦去了。
  一到屋里阿燎便贼头贼脑地往外看了几眼,合上房门后将个千疮百孔的木盒掏了出来,摆在桌上。若不是造型奇特,甄文君真不一定能在第一时间认出这木盒就是当初她们从长歌国带回来的,装有“女女生子秘术”的盒子。
  “还是没打开?”卫庭煦躺床上时间长了也累,阿燎来了便下床走动走动。
  阿燎瘫在案几之后摇头:“这玩意儿看着简单,可我用尽了所有办法都没能成功。这些日子你们没见着我,可不是因为我在偷懒胡混。为了弄开这破东西我去了江湖上各大门派,就为了借一把能开天辟地的武器斩开它!”
  “结果呢?”甄文君笑着喝茶问她。
  “结果你也看到了啊,没能弄开。就连冶炼技能一流的百年锻刀坊我都去了,人坊主都急眼了,一辈子的修为居然弄不开个小木盒子,说出去实在有辱锻刀一门的名声。我走的时候送了我上百把精制的利剑宝刀,要我切莫往外多传。我挑了其中最好的一把,待你们成婚那日正好送给文君妹妹,身为中郎将得有把趁手又体面的兵器才是。”
  甄文君:“那就先谢过燎公子了。”
  卫庭煦听她说的这些也愈发有兴致:“其实我现在已经不关心里面究竟有没有生子秘术了,反正天子已经过继了皇子,大聿后继有人。我就是单纯地想看看里面究竟是个什么东西,长歌国究竟留下了什么宝贝需要这样保护起来。”
  甄文君将这盒子放在手中颠来倒去地看,在桌上敲了敲,再拿来刀想要伸进扁平的细缝中硬撬,结果连伸都伸不进去。
  “将这盒子放在这儿吧。”卫庭煦对阿燎说,“你折腾这些日子也够了,剩下的我和文君想想办法。”
  阿燎走的时候还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把它打开啊!我青鸾里的娘子们各个都等着为我生孩子呢!”
  “口无遮拦的登徒子。”甄文君懒得去送阿燎,继续摆弄木盒。
  对于掌控不了的事物,人似乎有天生的热忱。甄文君拿来烛台往缝隙里照,什么也看不见,再用铁丝去勾,什么也勾不着。颠了颠分量,里面似乎有东西又似乎没有,毕竟这木盒本身多重无从考究。摇晃之时也听不见里面的声响,莫非是将宝物固定住了?
  卫庭煦和她一块儿研究了片刻便喝药睡去了,甄文君大婚在即中枢给她放了假,难得的清闲,便继续钻研。
  这薄薄的缝隙究竟要有什么样的钥匙去开启?
  甄文君思索的时候手指喜欢快速拨动,这是她自小练习金蝉刀留下的毛病。最近因职务的原因练刀法较多,可是习惯总是难改。
  当她注意到自己的手指又开始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自上而下地拨动时,脑中乍然跳出一个想法。
  回头看了卫庭煦一眼,卫庭煦正背对着她安静地睡着。
  她小心翼翼、无声地将金蝉刀从腰带里抽了出来,慢慢对向木盒的缝隙。
  “咚咚咚!”
  急躁的敲门声吓了全神贯注的甄文君一大跳,差点儿割着手指。卫庭煦迷迷糊糊地转身看过来,甄文君将金蝉刀收好,木盒一放,开门去了。
  “小枭?”
  小枭站在门口,一双大眼睛凝视着甄文君,就像一只猎鹰。
  “你跟我来。”她不由分说地将甄文君拉走,甄文君没辙,只好跟着去了。
  小枭带着她到无人的浴池边,问她:“阿母,成亲是什么意思?”
  甄文君看她神色凝重还以为要说什么,没想到竟然问的是这个……
  “成亲就是,以后两个人会一直生活在一起。”
  “你和卫庭煦?”
  “不可直呼长辈的名字,在大聿你需要……”
  “她在算计你。”小枭打断甄文君的话,对卫庭煦用了一个非常锋利的词,“阿母你不能和她成亲。”
  小枭的大聿话进步神速,不仅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甚至能分得清情绪多寡。
  甄文君抬手揉了揉她的脑袋:“大人的事,小孩子不要多管。很晚了,你此刻该做的事情是去睡睡觉。”
  “阿母。”小枭双手拉住甄文君的袖子,整个人几乎贴到她身上,“我看见了。”
  甄文君皱眉:“你看见什么了?”
  “那天我的纸鸢飞到了屋顶,我去摘,从屋顶看见卫庭煦在书房里,她在和阿绢在一起说悄悄话。”
  “和阿绢说悄悄话?”甄文君笑了,“阿绢是哑女,不会说话。小枭,你莫要胡言乱语。”
  这个阿绢甄文君不太熟悉,但也是知道的,她是跟着卫庭煦从卫府到卓君府的婢女之一,因为是个哑女日常不便沟通,一直都让她在庖厨和浣洗房干活儿。平素里她很安静,从不近卫庭煦与她的身侧,所以甄文君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但基本上没怎么和她交流过。
  “不是!”小枭非常确定地否认,“阿绢会说话的!我真的看到了!阿母一回来她们就不说了,她们从窗户里看到你就不说话了,卫庭煦还让阿绢躲了起来!她在欺骗阿母,我不敢告诉阿母,因为我还保护不了阿母,阿母不要跟她成亲!她一直在欺骗阿母!”
  小枭说过不少诳语,可真话或是假话甄文君还是能分辨出来。
  此时此刻,小枭着急的模样不是在说谎。
  有人走过,甄文君将小枭的嘴捂了起来,在她耳边说:“这件事你不能告诉任何人,明白吗?你先回卓君府。”
  “可是……”
  “过几日我再去找你。”
  将小枭打发走,甄文君在回廊下站到夜深。
  几乎在小枭说的一瞬间甄文君就将这个假装哑女的阿绢和寒河孤舟垂帐之内那个为主人传话的婢女联系在一块儿。
  以前甄文君就想过,如果卫庭煦是孤舟上击筑之人,那么为她传话的婢女必定是亲信。传话之人的声音不像小花也不是灵璧,甄文君并未见到这样一个人追随卫庭煦左右,不可能用过那一次后便不再启用,这不合常理。
  没想到这个结也被解开了。
  真相就在眼前,甄文君却视它为洪水猛兽,犹豫着要不要上前。
  辗转反侧焦虑不堪。
  离大婚之日还有五天的一个清晨,甄文君收到了步阶的死讯。


第168章 诏武四年
  天子赏赐的新婚府邸打扫完毕, 家当器具也都从卓君府搬过去了。大婚即将到来, 筵席已布东陈三鼎,婚服齐备墨车待发。卫家的家奴全都过来帮忙, 大婚的祖训和习俗不可更改, 可这对新婚佳偶是两位女子, 这可是有史以来第一遭。别说本朝, 就是往上翻个千年也找不出可借鉴的例子。又因这场大婚关系重大, 天子特意交待不容有任何的闪失及失礼之处, 弄得少监游铭心惊胆战的,生怕哪个环节出了纰漏, 吃不了兜着走。
  这座新的府宅依旧在万泉坊内, 其实就在卓君府的隔壁,是曾经秘书监的府邸, 比卓君府宽敞了一倍有余。前任秘书监被调任地方刺史后这处府邸就空了下来, 李延意觉得她们妻妻二人之前住的卓君府实在太小, 即便当今她带头提倡节俭,也不能让自己的心腹之臣住在一处走不了两步路的小宅子里,便将秘书监的府邸赐给了她们,当做新婚贺礼。
  其实甄文君和卫庭煦还是更喜欢卓君府,就算小也是她们亲手一点一点布置打造起来的,处处都是她们的心血, 都是她们最喜欢的妆点。天子的赏赐也不能不要, 甄文君都想好了, 待大婚之后, 她就找人将卓君府和秘书监府中间这道墙砸通,两宅合为一宅。她们还住在卓君府内,陛下赐的府邸可以改造成后院。先前想要的书斋、流水栈道和更大的热泉池现在都有着落了。
  卫庭煦和甄文君要成婚的消息在中枢的推波助澜下很快传到了民间,本来民间是痛恨万向之路的,觉得此路除了大量增加劳役之外对于百姓没有任何好处。商贸繁荣也都是汝宁和沿线城镇繁荣,其他的小城镇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利益,反而让本就没钱没粮的百姓负担更重。
  对李延意和卫庭煦的反感一直延续到诏武三年的年底。
  万向之路在大聿天子和流火国国王,以及迫不及待想要分一杯羹的沿途小国的全力推动下,道路贯通驿站拔地而起,往来的商队成本大大降低。一时间从京师汝宁到地方各郡,类似南崖、平苍、洞春等郡内的较大城镇都充斥着来自异域的商队和商品,渐渐往其他地方渗透。
  贸易繁荣连带着各地的瓷窑、作坊也迅速活跃,终于尝到甜头的百姓开始念及李延意的好,开始赞颂卫庭煦的功绩是实实在在的功绩。
  吃饱穿暖有钱过年的百姓们在逐渐扭转对女官的看法,就在这时一直打着“诛杀妖女为替天行道”的诛邪教居然开始打起百姓的主意。
  一波灾民刚刚住进朝廷为之搭建的避难简棚,领了赈灾粮后,诛邪教便盯上了他们。据说这些诛邪教的人强行闯入民宅,痛斥这些灾民忘恩负义,居然接受妖女的赏赐,不要脸!诛邪教的人要求这些灾民离开简棚上缴粮食,并且加入诛邪教,跟他们一块儿铲除妖人,重振大聿阳刚之气。
  灾民们刚从忍饥挨饿的垂死边缘捡回一条命,哪里还管什么廉耻,什么阳刚,他们只想保住一命,谁和他们过不去他们就反抗谁。
  和诛邪教的冲突导致有六个灾民被杀,此事迅速蔓延,很快全国的人都知道了。
  尽管诛邪教大呼冤枉,说他们的目的从来只有诛杀妖妇,绝对不可能对平民百姓下手,但诛邪教的名声还是臭了不少。
  扎根于民众的诛邪教一旦根基不稳,便开始往下坡走。虽然一时无法彻底铲除,可也算是暂时压制,起码同性成婚法能够顺利推行便好。
  在卫庭煦和甄文君大婚之前李延意还特意去找她们谈过,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就是确定她们的成亲意向是否坚定,且反复强调不可耽误了大婚之期,否则往后一系列法令推行的举措将受到干扰。
  李延意当时的苦口婆心甄文君自然记得,也明白此事干系重大。
  就在成婚前的五日,甄文君挂记步阶,便又去了何通坊的粮油铺,正好有一老翁送来一件血衣,说这是一位叫步文升之人的遗物。
  甄文君心中一惊,急忙拉他到一旁。
  “这位郎君曾经施舍给仆一碗饭,仆见他身亡多日便将其葬在当地,以血衣归还家乡。”送来血衣的老翁道,“只可惜郎君年纪轻轻竟遭此横祸,当真天嫉英才。”
  甄文君接过老翁递来的血衣,发现里面有一卷尚未寄出的信,信只写了一个称呼,没有任何实际的内容,看上去是准备要写却还没来得及写。书简之外套着粗布,粗布上标的正是粮油铺的所在。
  甄文君第一个想法就是不相信。可这老翁一口南崖本地土话,听起来很费劲。再看他的一双肮脏的脚,穿着已经磨烂的草鞋且多有伤口,看上去的确像是长途跋涉的模样。


上一篇:我为鱼肉 (上)

下一篇:不沾衣

[返回首页]